国际海运是国际贸易中常用的运输方式,适合大宗货物或体积较大的物品。其流程复杂且涉及多方协作,以下是详细的发货流程:
一、发货前准备
1、明确货物信息
货物类型:确认是否为普通货物、危险品(需MSDS和UN编号)、冷藏品(需温控集装箱)等。
体积与重量:测量货物实际体积(长×宽×高)和重量,决定选择整柜(FCL)或拼箱(LCL)。
整柜:20GP(约28m³)、40GP(约58m³)、40HQ(约68m³)。
拼箱:按立方米(CBM)计费,适合小批量货物。
2、选择运输条款
根据国际贸易术语(如FOB、CIF、EXW等)明确责任划分:
FOB:买方负责海运费用及风险(装船后)。
CIF:卖方承担运费和保险至目的港。
3、准备文件
基础文件:商业发票、装箱单(需注明毛重、净重、体积)、合同。
特殊文件:原产地证(CO)、质量认证(如CE、FDA)、卫生/动植物检疫证书(食品、木材等)。
二、订舱与装箱
1、联系货代或船公司
提供货物信息、起运港/目的港、预计发货时间,获取海运报价(含海运费、附加费)。
确认船期、航程时间(如中国至欧洲约30-40天,至美国西海岸约15-20天)。
2、订舱
提交订舱委托书(含货物详情、集装箱类型、运输条款)。
获取订舱确认(S/O),内含集装箱提取地点(堆场)和截单时间(Cut-off)。
3、提箱与装箱
提空箱:凭S/O到指定堆场提取集装箱(检查箱体是否完好)。
4、货物装箱:
整柜:工厂装箱或送至仓库装箱,需加固防倾倒。
拼箱:将货物送至货代指定仓库,由货代统一装箱。
封箱:装箱后施加海关封条并记录封号。
三、报关与装船
1、出口报关
委托货代或自理报关,提交以下文件:
报关单、合同、发票、装箱单、申报要素(如HS编码)。
部分商品需出口许可证(如钢材、稀土)。
海关查验:如被抽检,需配合开箱检查(概率约3-5%)。
2、装船出运
集装箱送至码头,完成港口费用结算(如THC、码头操作费)。
货物装船后,船公司签发提单(B/L):
电放提单(Telex Release):电子放货,需提前申请。
正本提单:需邮寄至收货人用于提货。
四、海运途中跟踪
1、物流追踪
通过提单号或集装箱号在船公司官网查询船舶位置(如Maersk、COSCO)。
关注是否绕航或延误(如红海局势、台风季影响)。
2、保险购买
建议投保海运险(All Risks),覆盖货物损坏、丢失等风险,保费通常为货值的0.3%-0.5%。
五、目的港清关与提货
1、到港通知
船到港前,收货人需准备清关文件:提单、发票、装箱单、进口许可证等。
2、缴纳费用
目的港费用:包括关税、增值税、码头费(如DTHC)、滞箱费(超期使用集装箱费用)。
关税计算:根据货物HS编码和申报价值,部分国家可提前预缴(如美国AMS系统)。
3、提货与送货
凭正本提单或电放凭证提货,安排卡车或铁路运输至最终地址。
拼箱货物需到指定仓库拆箱分拣。
六、常见问题与注意事项
1、费用陷阱
警惕隐性费用:如燃油附加费(BAF)、旺季附加费(PSS)、港口拥堵费。
2、时间控制
避免错过截关时间(通常为船开前3-5天),否则需改签下个航次。
3、货物安全
易碎品需贴“Fragile”标签,贵重物品建议购买全额保险。
4、合规风险
如实申报货物价值,低报可能被海关罚款或没收货物。
七、简化流程总结
准备文件 → 2. 订舱提箱 → 3. 装箱报关 → 4. 装船出运 → 5. 跟踪物流 → 6. 目的港提货
通过规范操作和风险预判,可显著提升国际海运的效率和安全性。